2011年2月10日凌晨,因为谣传江苏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发生爆炸事件,导致方圆10多公里内上万名群众惊慌出逃。
(2月22日《人民日报》)未完成减排禁上市,这把绿剑亮得好。在企业做大做强,掌控大量社会资源,备受当地政府宠爱的现实背景之下,指望企业以自身环境责任意识来治污达标,清欠环境账,显然是靠不住。
环保部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管理严格开展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加强对企业环保违法行为的监督管理,先上市后环保整改的情况将不再获许。绿剑当头,大块头应有大智慧,在发展中竭尽企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应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申请上市前置条件的准备与核查,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整改力度,按期完成治污达标和节能减排指标。在节能减排大环境下,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一些高污染的化工、造纸、医药等企业若环保不达标,发展和融资将受限制,这将提高资本市场的社会责任感。果如是,企业环保会考必然出现两种答卷,没有第三条捷径可走。企业的一些环保问题,如主要污染处理设施的改造不能马上解决,环保部曾对此网开一面,要求企业给出承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早点拿到上市的环保门票,就等于为企业增加了融资的筹码。对要融资或者再融资的企业来说,合适的时间窗口很关键。主城区不再布局材料、煤电、煤化工等有污染的产业。
此外,太原市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每天有近30万吨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汾河,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也导致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止步不前。建筑工地渣土拉运和土方作业中的扬尘污染问题十分突出,部分地区土堆渣堆围城现象严重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 针对上述状况,太原市在新出台的一号文件中提出,将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在搬迁一批重点污染企业、落后产能企业的同时,引进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业等新兴产业,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主要措施包括:一是推进太原重点污染源西山地区的综合整治。
太原市环保局局长陈继光表示,就环保下发一号文件,这在太原历史上是第一次,体现了太原市对待环境污染开始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体现了一个老工业城市从唯GDP论、单纯注重城市经济功能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转变。实施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严格煤炭、焦炭等两高一资产业准入门槛。
气化太原是改善太原大气质量的重要手段。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太原市这份一号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太原市当前生态污染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破解污染痼疾的根本性举措等内容。太原市2011年一号文件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一流宜居城市的意见》近日正式下发,这是太原市首次将环保作为一号文件的议题。《意见》提出,太原市将整体推进煤制天然气、过境天然气、煤层气、焦炉煤气的四气合一, 逐步实现市区居民用气、工业园区、重点工业用户用气全覆盖,年内城市气化率达到95.8%。
冬季大气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太原市区范围内仍然分布着436个城中村、农村,共有土小锅(火)炉14.5万余台,每年冬季原煤散烧近180万吨,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达到5万吨以上,分别占到冬季市区排放总量的60%以上,直接导致采暖期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农民用污水灌溉,产出的大米镉含量超过台湾规定的允许值0.4毫克/千克。例如,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陈迪云教授等人近几年发布的多篇论文披露,福建沿海一些地区稻米中镉含量超标。《南国都市报》报道称,海口市质监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曾对海口及周边县份进行检测,检测中凡是获证企业的大米都未出现镉超标。
多地关注镉米2月14日以来,中国内地多个城市的农业、质监或粮食部门陆续通过媒体,称本地市场上没有镉超标大米。随后,地方政府便不支持学术机构的调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于保平研究员表示,他在2002年就听说过这方面的问题,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说耕地受到重金属严重污染。而现实中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可能遭遇重重阻力。
农委会担任辅导农民的角色。无论如何,以镉米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问题,都值得全社会警惕。此外,他在第一时间将镉米的相关媒体报道转给局里的农艺师和稻米专家看,大家认为稻米镉金属超标主要分布在矿山密集区域或者是大型化工企业常年存在的地方,而这两个条件南宁市均不具备。卫生署职掌市售商品的检验。北京、南京、海口、昆明、厦门、青岛等城市的质监部门均对媒体表示,近期当地市场抽检未见镉米。《东南快报》记者从福建省质监部门获得的消息则是,该省2011年1月13日公告的2010年四季度全省粮食加工品监督抽查结果,共抽查442家企业生产的456批次粮食加工品,产品抽样批次不合格率为零。
可能在一些职业病中有体现,但缺乏流行病学上的证据。广州市工商局则表示,针对媒体曝光的镉超标产地大米,已着手对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进行摸查登记。
尚琪说,这种情况导致学术界和高层政府无法全面了解镉污染区居民健康状况。2008年,王灿发接触过湖北省大冶市镉污染严重的一个村子。
因此,他呼吁公众未来能够支持调查,理性看待镉污染问题。不过,潘小川指出,随着政策管控的不断加强,近些年工业排污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和改善,但环境污染造成的健康危害需要长期积累才会显现,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
在工厂附近则设置水质监测站,一旦工厂排出废水,马上会有反应,然后用大尺度到小尺度的方式抽检土壤和作物。农业部官员则告诉本刊记者,镉米污染问题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负责。根据各个污染区的不同情形,稻米中超标的有害重金属不只是镉,可能还包括砷、汞、铅等。农委会农粮署黄科长告诉本刊记者,台湾在土壤整治处理上的固定程序,已使岛内农业土地有了严格管控。
潘小川教授强调,除了加强污染控制,政府应该牵头组织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尤其在尚未爆发环境健康危机但有过严重污染历史的地区,需亡羊补牢,早做准备,包括建立预警机制、对暴露人群实施保护措施等。2002年,环保署公布《农地土壤重金属调查及列管计划》。
本刊2月14日刊出封面报道镉米杀机后,中国多地政府部门迅速作出反应。王灿发的团队希望找到具体村民,以受害个体提起诉讼,但村干部要求代表整体村民,不让他们接触具体村民。
一位研究人员称:在我多年的研究中,的确发现有些地方土壤污染严重,而当地百姓又常年食用被镉污染了的大米,有的群众确实吃了20年、30年,甚至年头更长。台湾农委会统计,全岛80多万公顷农地中,按照台湾标准,第4级农地污染面积约5万公顷,第5级农地污染面积约790公顷。
与大陆相比,台湾重金属污染土地的面积其实相当有限,但在环保意识逐渐抬头的台湾,镉米等重金属污染事件一度引发民众哗然。其实,台湾人对镉米并不陌生。在政府层面,土壤重金属污染开始受到管控。镉一般在重工业比较多的地方土壤中存在,而海口周边没有重工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也曾爆发镉米事件,其中学课本还详细记录了当初的镉米事件,并对镉污染造成的痛痛病有清楚的描述。而彰化平原上一块块良田上,也盖起了违规电镀工厂,其排出的重金属废水对环境造成伤害。
媒体调查后更发现,彰化平原的米仓已被工厂废水污染几十年,只是消息一直被掩盖。镉污染调查难多位专家表示,在镉米等重金属污染以及对健康影响的问题上,相关调查和基础性研究极为缺乏。
对于遭受污染的土地,台湾环保署用翻土稀释方法等进行修复整治。大尺度是以每1000米抽一个样品来做检验,再缩小到500、200、100米的范围,其实有镉污染的农作物会长得很差的,看作物也可以有端倪。